多媒体参数
音频 (MP3)
    32 kbit/s — MW (AM) 质量
    96 kbit/s — FM 质量
    128 - 160 kbit/s –相当好的质量,有时有明显差别
    192 kbit/s — 优良质量,偶尔有差别
    224 - 320 kbit/s — 高质量
其它音频
    800 bit/s – 能够分辨的语音所需最低码率(需使用专用的 FS-1015 语音编解码器)
    8 kbit/s — 电话 质量(使用语音编码)
    32-500 kbit/s -- Ogg Vorbis 中使用的 有损音频模式
    500 kbit/s–1 Mbit/s —无损音频,格式为FLAC,ALAC,WavPack或Monkey's Audio
    1411.2 kbit/s — 脉冲编码调制 (PCM) 声音格式为光盘(CD)的数字音频
    5644.8 kbit/s — SACD使用的Direct Stream Digital格式
音高/音阶指频率;音量又称响度、音强,由振幅决定
X264编码时视频分辨率及码率设置(http://www.mobantiankong.com/bbs/thread-14988-1-1.html):
高清晰度电视HDTV、超高画质电视UHDTV
    8K(7680 x 4320)
    4K(3840/4320 x 2160)
    2K比1080P高一点点
    全高清1080P: (1920/2160 x 1080),推荐7,000-8,000 Kbps  
    高清720P: (1280 x 720)推荐5,000-6,000 Kbps
    XGA(1024x768)     
    VGA(720x480)
    普通480P :(640 x 480)推荐1,000-2,000 Kbps
    互联网: (320 x 240)推荐300-500 Kbps
// 显示器分辨率列表: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6%98%BE%E7%A4%BA%E5%88%86%E8%BE%A8%E7%8E%87%E5%88%97%E8%A1%A8
高级视频编码(Advanced Video Coding,AVC/H.264)的规格分为三等,从低到高分别为:Baseline、Main、High。
     Baseline(最低Profile)级别支持I/P 帧,只支持无交错(Progressive)和CAVLC,一般用于低阶或需要额外容错的应用,比如视频通话、手机视频等;
     Main(主要Profile)级别提供I/P/B 帧,支持无交错(Progressive)和交错(Interlaced),同样提供对于CAVLC 和CABAC 的支持,用于主流消费类电子产品规格如低解码(相对而言)的mp4、便携的视频播放器、PSP和Ipod等;
     High(高端Profile,也叫FRExt)级别在Main的基础上增加了8x8 内部预测、自定义量化、无损视频编码和更多的YUV 格式(如4:4:4)用于广播及视频碟片存储(蓝光影片),高清电视的应用。
     AVC 的规格主要是针对兼容性的,不同的规格能在相同级别上的平台应用。
     至于Baseline@L x.x、Main@L x.x、High@L x.x形式则是在不同级别下的码流级别,数值越大码流就越大,更耗费资源。所以就码流而言High@L3.0
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http://blog.csdn.net/ameyume/article/details/6547923